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南方的雨“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北方的雪“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读黑白的《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总会让我对其产生欣赏敬佩之意。能用一篇短短几千字的文章,再现整个中国大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以及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读《南方落雨北方落雪》,眼睛不能有一丝放松,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的状态。它就像一部制作宏伟的文化大片,让你觉得不能错过一丝一毫的精彩的细节。“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燧火台上”。简单的几十字,便将南北方风景的不同之处鲜明指出。①读过之后,总会让人产生一股出去走一走的冲动。
②去年冬天,南方也下了好几场雪。但总归不是北方,也不像北方的雪那样厚实。③北方下雪,总是会不停地落个几天几夜,直到大地完全被白色覆盖为止。④我想,北方的人在看到雪的时候,总会说“瑞雪兆丰年”吧!因为北方种麦,“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而南方则是种稻,早在金秋时节就已经收入谷仓了,所以南方人看到雪之后的第一反应也许是觉得这冬天终是来了。
再说雨,南方的雨细腻如小家碧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南方,你见到的大都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南方的春天,几乎是用雨堆积起来的。“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就是对江南春天最佳的描述。北方的雨则是到了夏季才气势汹汹地到来,来时粗犷如狼烟四起,汹涌澎湃,那是如浇如注的倾盆大雨,热情奔放。
常想,为什么同一块土地上却孕育出这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呢?难道在那洪荒时期或者青铜时代,在那秦时明月汉时关之时,这南方与北方就已经泾渭分明、性格各异了吗?
想想也是,这偌大的一片土地,倘若只有一种雨,一种雪,一种色调,一种文化,一个模样,那该多单调、多空荡啊!
我爱南方,同样我也爱北方。我同时向往着这两种风格迥异的生活!
A
南、北方的雪在厚度和强度上不尽相同
B
南、北方的雪在功能和大小上不尽相同
C
南方人和北方人对雪的感受不一样
D
南方人和北方人对雪的评价不一样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词句理解题。横线的句子表述的是南北对雪不同的感受,北方觉得是瑞雪兆丰年,南方觉得是冬的到来,C项表述正确,当选。划线句子没有讲到雪的厚度,功能等,A、B项无中生有,排除。D项,“评价”表述错误,评价是对人或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划线句子并未表示出评价的含义,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88.2006年,全国初中学生约有( )万人。
43.
96.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 )亿元。
75.乘公交车时,规矩排队者总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能捷足先登。于是,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大家争先恐后都乘车。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 )。
25.稻田画是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农民通过在稻田中种植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来作画。稻田作画,又称稻田彩绘,主要是以绿色及紫色叶水稻种植于水田中,裁种时先在农田里用传统画线器,画出九宫格,依图样定出坐标,再牵线描出图样或字体轮廓,最后种上紫色秧苗,随着水稻生长,就会呈现出预先规划的图形或文字。稻田彩绘可以维持两个半月左右。这段话的主旨是( )。
58.“除非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否则就会失去自我。”这句话的意思不是?( )
31.本文主要讨论的是( )。
19.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悎、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自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同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对上文“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12.下列选项中,有歧义的项是( )。
9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9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17.根据卫星测量的、由地球引力变化引起的海面海浪相撞推断出海底特性,从而绘出了海底图。图上包括山脊、海沟、火山以及可能蕴藏着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的沉积地。如果仅利用船上最好的技术收集整个海底的同类信息,可能要花125年才能完成。这些海底图不仅更加清晰地显示数百万年来地球板块是怎样移动的。面且有助于改进影响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