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国家和人民利益
B
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C
国家和集体利益
D
国家和受教育者利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5.六书是汉代人根据( )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3.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6.在“孟尝君曾侍客夜食”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两句中,两个“曾”字的词性和意义分别是( )。
10.17世纪法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26.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的任务是成功概率为( )。
31.正在上课时,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他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9.某中学王老师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优的条件。王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下列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四、案例分析(共10分)16.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13.他人受到表扬后自已会增加产生同样行为倾向的强化属于( )。
7.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