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1.2
B
1.8
C
2.2
D
2.4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
【事考帮解析】一人用匀速3小时走完全程。说明这人每小时行全程的1/3;另一人用匀速4小时走完全程.说明这人每小时行全程的1/4 ;设X小时后其中一人所剩路程的长是另一人所剩路程的长的2倍,可得: 1-(1/4)X=(1-(1/3)X))*2 (2/3-1/4)X=1,解得:X=2.4。故选D。
相关试题
4.没有心痛的感觉,认识不到中国科学界与世界的差距,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_____思考,对国外的获奖者一味地追捧,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_____考证,对国内的科研人员一味求全责备,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_____精神,对获奖者背后付出的多年努力视而不见,一味看重奖项的荣耀,更加不是科学的态度。但喧哗过后,我们更应对诺贝尔奖热多几分“冷”思考。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这段文字意在( )
49.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5.当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如此热遍全国甚至热传海外,多少会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未必能够完全复制,但《舌尖上的中国》在规律上却并非完全可遇不可求,如果文化产品能够立足生活,深度开据提升专业含量,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自觉沟通,那么,电视文化不仅可以创造收视率,而且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最有效载体。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20.现代通识教育鼓励个体借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诠释生活的真谛,实现对功利的超拔,对自我的超越。通过文字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
10.自治区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重在访,要义在助,核心是凝聚力量。
29.按出口增长率排序依次是( )
23.某项工作,若甲单独做需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24天完成,如果乙先做12天,再由甲去完成,请问甲还要做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 )
2.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水,会不利于健康。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22.某人到书店购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钱?( )
八、多项选择题(须与标准答案一致,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46.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1.在校学生不得从事宗教活动,是由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