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D
知行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一、专业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以下每一道题有 A、B、C、D 四个备选答案,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中选择最佳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具有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特征的教育阶段是( )。
82.“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64.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张老师问铭铭:“铭铭,你有妹妹吗?” 铭铭迅速回答:“有”。紧接着张老师问铭铭:“你妹妹叫什么名字啊?”“欣欣”“欣欣有姐姐吗?”“没有”。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铭铭的思维处于( )
78.观察法的不足是( )。
12.老师对喜欢乱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这是一种( )。
44.某班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热情,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结果如老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想到的是学生之间互相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一情况表明,教育( )。
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3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
62.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 )。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1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