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长期性
B
复杂性
C
广延性
D
连续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其中,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这是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题干中,老师下课之后与家长联系,即在课堂之外也在进行教育,说明了教师劳动具有广延性的特征。C项正确。
A项: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44.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把教师看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儿童的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 )。
26.校本研究中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65.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具有显著的向师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小学教师的劳动具有( )。
12.下列关于张老师应该怎么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17.教师根据学生即发的意外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去解决问题,教师这种行为称为( )。
42.小伟是出了名的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一次,他在上课时交头接耳影响了课堂秩序,放学后张老师让他留下写检查反省错误,中途张老师有事离开,便将小伟反锁到办公室直到深夜才回来。张老师的行为( )。
27.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58.在教师讲到《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一位同学实然提出问题:“司马光那时候是个小孩子,他哪有这么大的力气搬起大石砸破水缸?”全班同学顿时议论纷纷。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47.“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指的是教师的( )。
6.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有( )。
21.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属于教师的( )。
34. 王老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的意见,班上的学生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