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B
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C
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D
接受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正确答案 :A B C
相关试题
56.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1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
5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9.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1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
25.语文课上,同学们在学完《将进酒》这篇诗歌之后,陶醉于其意境的美妙与语言的醇厚。于是,老师顺理成章让大家“作诗”,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万千感慨。这一情境暗含的课程目标取向是( )。
3.课堂上有位同学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之一起哄笑这位同学,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发现问题,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了。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 )的规律。
2.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参观、访问和调查都属于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教育法。( )
5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的学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6.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
27.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持这种观点的是教育的( )
23.通常说的“天灾人祸”时的情绪状态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