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72~75题:
有甲乙丙丁戊5种药品分别存放在编号为1-5的排成一排的5个抽屉里,已知:
①1号抽屉里存放的不是甲,也不是乙;
②3号抽屉里存放的不是丙,也不是丁;
③甲和戊相邻。
A
A.1号抽屉存放丙
B
B.2号抽屉存放乙
C
C.3号抽屉存放乙
D
D.4号抽屉存放甲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干信息:①-甲1号且-乙1号;②-丙3号且-丁3号;③甲戊或戊甲。
已知5号抽屉存放的是戊,结合条件③可知:4号抽屉存放甲,根据题干信息无法推出唯一结果,采用代入法。
A项,如果1号抽屉存放丙,此时剩下2号、3号抽屉和乙、丁2种药品,联系条件②可知:2号抽屉存放丁,故3号抽屉存放乙,可以确定存放顺序,当选;
B项,如果2号抽屉存放乙,此时剩下1号、3号抽屉和丙、丁2种药品,则丙和丁必有其一存放在3号抽屉,与条件②矛盾,不能确定存放顺序,排除;
C项,如果3号抽屉存放乙,此时剩下1号、2号抽屉和丙、丁2种药品,则存放顺序为丙丁乙甲戊或丁丙乙甲戊,无论哪种情况,均不与题干条件矛盾,不能确定存放顺序,排除;
D项,如果4号抽屉存放甲,此时剩下1号、2号、3号抽屉和乙、丙、丁3种药品,联系条件①、②可知:只要3号抽屉存放乙,则不与题干条件矛盾,存放顺序为丙丁乙甲戊或丁丙乙甲戊,不能确定存放顺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来源
2023年11月18日渝北事业单位考试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考生回忆版)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建安三神医”指的是( )。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人体具有重大影响,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南太平洋西部某个岛国——H国的国人的食物96.4%是白薯,该食物缺乏蛋白质,但在他们的肠道中有种产气克雷伯氏菌,这种细菌是H国人肠道菌群的恒定成员,这种细菌使得H国人拥有足够的氮素。因此,H国人就能依赖营养成分不全的食物为生。以上材料如果为真,根据材料可以推出( )。
标准名称通常由引导元素、主体元素、补充元素这三个元素组成。引导元素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主体元素表示在上述领域内所要论述的主要对象,补充元素表示该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细节。其中主体元素是必备元素,引导元素和补充元素为可选元素。标准文件的名称如果省略引导元素会导致主体元素所表示的标准化对象不明确,那么文件名称中应有引导元素,如果主体元素(或者同补充元素一起)能确切地表示文件所涉及的标准化对象,那么文件名称中应省略引导元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标准文件名称中,应当省略引导元素的是( )。
传统中国饮食文化中,腌制/发酵这种加工方式,是延长食品保质期、保留食品风味的重要手段,在食物不充足的年代,解决了人们在特定季节食物缺乏的问题。如今。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腌制意品和发酵食品仍以其独特的风味盛行于中国人的餐桌,为我们提供了各式美食。最常见的可能有风险的腌制食品是自制腌菜和自制腌肉类食品。腌菜泡菜类食品最大的问题是亚硝酸盐。通常,叶菜中本就含有亚硝酸盐,如果腌制的时间太短,还原性细菌会使得叶菜中的亚硝酸盐更高。此时大量食用腌菜,有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危险症状。针对上述文段理解最正确的是 ( )。
_______。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要坚持开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藩篱,引导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让资金和技术自由流动,让创新和智慧充分涌现,汇聚世界经济增长合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其包含的作用机理是( )。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②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③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④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农村地区有使用柴火灶的传统,使用柴火做饭的时候,柴火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专家提出农村地区应禁用柴火灶。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是( )。
延迟满足效应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延迟满足效应的是( )。
2012~2021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同比增长量最大的年份是( )。
关于智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有( )项。①对于萌出异常或者不对称萌出的智齿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拔除②现在医学一般认为智齿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③智齿通常只在青少年时期萌出④智齿生长在牙槽骨的末端
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分别按照确定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按份共有的是( )。
随着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与权威性已经深度捆绑,并植入到了大众的脑海之中。ChatGPT因其技术的先进性,就可以利用这种认知惯性,______着科学的威势,在______中影响特定问题的社会认知。可以预见,面对着ChatGPT的加持,未来的虚假信息治理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