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事考帮答案】√。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第二,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其他社会生活,如社会的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实践等的基础,并推动后者的运动、发展;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第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状况及其变化,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虽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不能超出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范围。故本题对。
相关试题
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不包括( )。
77. 下列有关事业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55. “一带一路”建设是合作模式的创新,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我国坚持以( )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43.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10. 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一致的是( )。
88. ( )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涵育着公民美德善行,推动着社会和谐有序运转。
94. 宜宾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名人辈出。下列属于宜宾的名人有( )。
8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要学懂弄通做实,就要抓住根本、抓住精髓、抓住灵魂。( )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每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为了这个目标,每个人都在努力奋进。每一个人奋力向前的奔跑,让中国社会始终葆有勃勃生机、旺盛活力,让中国发展始终拥有坚实基础、不竭动力。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
63. 要大力倡导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其中,职业道德不包括( )。
8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 )。
34. 瓦窑堡会议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