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若学生没有从题海战术中摆脱出来,那么本科毕业就没有工作
B
本科教育增负难的问题是大学在办学理念和要求上扭曲所致
C
即使中小学教育减负,也不能说明是本科教育增负的效果
D
除非本科教育真正增负,否则中小学教育难以实现减负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假言命题。翻译题干:①本科学生有能力拥有获得成就感和尊严的工作→摆脱;②中小学减负→本科增负。A项中,翻译为:-摆脱→-工作,“没有从题海战术中摆脱”是对命题①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得:本科学生没有能力拥有获得成就感和尊严的工作,而不是“毕业没有工作”,排除;B项中,题干并未提及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要求,排除;C项中,“中小学减负”是对命题②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得:本科增负,排除;D项中,根据“除非……否则不”的翻译规则,选项翻译为:中小学减负→本科增负,“中小学减负”是对命题②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得:本科增负,可以推出。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每道题包含一系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些图形具有某种关联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一个,符合它们间的逻辑或空间关系。41.根据给定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96.2016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
94.2016年,西北五省社会团体法人单位数同比增加最多的是( )。
54.甲说:如果考试不合格,就不能被录取。 乙说:不对。李明考试合格了,但没有被录取。 乙的回答说明他将甲的话错误地理解为( )
二、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46.宇航员:探月
13.一件件小事,内里_______,密度厚度与内心情感相合;一片片大爱,格局_______,时间空间与国家民族相接。真切的生活、_______的诚意,来自人民;向心的力量、美好的艺术,服务人民。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间35分钟)11.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但有时会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_____,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42.根据给定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10.某单位有一块长宽分别为40米和30米的长方形土地,现计划在该土地的四周及其对角线上等距离栽种果树。如果每隔一米栽一棵,则一共可栽( )棵果树。
40.根据文意,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12.超大规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可能不够灵活、脱离市场,大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产生官僚,就会走向灭亡。但_____地说,这_____超大规模带来的问题,_____管理的问题。任何人都有可能生存下来,但也都有可能失败,_____消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横线的是( )。
24.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教育资源的供给并未随之增容,如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建、新建学校,调配师资,单纯靠挖掘潜力“加双筷子”的办法,终究难以为继。人口城市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不是简单把农村学生留在农村,事实上也是留不住的;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随人口流动来配置教育资源。子女教育往往是农村进城人口的第一需求,解决好农民子女进城教育的问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