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幼儿园时,小强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感知运动阶段
B
幼儿园时期的小强可能觉得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家里的布娃娃也需要吃饭
C
小学时,小强无法区分"已"和"己"、"未"和"末"的现象属于泛化
D
高中时,小强为了能去远离家乡的大城市读大学,开始努力读书属于外部学习动机
E
中学时,小强在做作业时,一会儿在本子上画画,一会儿把钢笔拆开又装上,体现了注意的转移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学习动机。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幼儿园时期的小强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①"万物有灵论";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④没有守恒概念;⑤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幼儿园时期的小强可能会认为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家里的布娃娃也需要吃饭,故B项符合题意。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四条基本规律:获得、消退、刺激泛化、刺激分化。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小强分不清楚"已"和"已"、"未"和"末"属于刺激的泛化,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动机产生的动力来源,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内在需要所引起,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而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小强为了能去远离家乡的大城市读大学,开始努力读书,不是学习本身引起的,属于外部学习动机,故D项符合题意。 A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是:①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②低级的行为图式;③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是:①"万物有灵论";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④没有守恒概念;⑤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幼儿园时期的小强无论妈妈怎么给他解释,他总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说明他的思维还没有获得守恒性,所以这一阶段的小强处于前运算阶段,而不是感知运动阶段。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E项:小强在做作业时,一会儿在本子上画画,一会儿把钢笔拆开又装上,体现的是注意的分散,而不是注意的转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D。
相关试题
45. 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措施是( )。
14.小王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将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保持一致。他的态度阶段属于服从阶段。( )
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阶段。
28.徐盛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的几个阶段中,( )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5.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
10.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有( )。
学生在上课时,将学习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通过图来解决各种问题,将知识相互联系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认知策略。( )
33.由于新旧知识关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列选项属于下位学习的是( )。
17.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即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8.做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 )。
游戏时,小华不再把游戏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伙伴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觉得游戏规则不合理就可以改。依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