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B
B.该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冲突性较少
C
C.向自觉性、自我监督、习惯性方面发展
D
D.可形成对家庭、同伴和社会的道德认知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阶段特点。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协调性。小学生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的发展比较平稳,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小学三年级是品德发展形成的关键期。故BC项符合题意。 A项:幼儿已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能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但更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来作出道德判断。同时,已有道德感的萌芽,如初步的同情心、责任感和害羞等。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
相关试题
23.购买行为是商品追逐货币的行为,与销售行为相反,它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进行的交换活动。( )
46.“儿童时期是语言职能的发展期、青春期是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该观点说明了( )。
24.中小学的教研主任,是受学校校长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和年级管理设置的专门负责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
79.对法律监督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果以“监督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 )。
82.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
34.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 )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84.针对学生方面,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包括( )。
32.由工业部门生产加工的提供给社会生产使用的“生产资料”,一般不含( )。
8.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
62.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
36.( )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同科技、经济三者之间存在良性循环,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7.表决案件,就是在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由有权主体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应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