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粉丝”来自英文的fan,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作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极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杜甫尽管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
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需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
“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解析
(1)粉丝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为寂寞雪中送炭;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总是默想独行;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音是与天才会心。 (2)说孔子是知音,是因为他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和充分的理解;戏称他为粉丝,是因为他对音乐的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已类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逐。
相关试题
7.学生向学校后勤主管刘老师反映学生宿舍的热水器总漏水,但刘老师置若罔闻,几天后某学生使用热水器时被热水严重烫伤。关于刘老师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16.“行教”是指用教师的( )教育影响学生。
28.找出下列数字的规律,并补充完整:1,3,0,6,10,9,( )。
13.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不能靠一个人的劳动……95%的科学技术都靠集体。……单干是没有生命力的。”这表明;教师在工作当中,应当( )。
“教师服装要表达的信息是尊严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自信而不是寒碜,是高雅而不是富贵, 是大方而不是怪异。”这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的要求。
9.某市教育局每次都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分配给当市升学率高的学校,这种做法( )。
27.在PowerPoint中,取消幻灯片中的对象的动画效果可通过执行以下哪个命令来实现?(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王老师讲完新课,询问同学是否学会了,班级里鸦雀无声,王老师环视教室,这时小明回答:“会了”,王老师说:“好的”。于是王老师进行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王老师的行为( )。
25.下列选项中,著名建筑与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 )。
24.《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30.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8.( )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