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均衡性,比如个体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的发展时间在早迟上的不均衡性,生理发展在前,心理成熟在后。
相关试题
14.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提倡“学而优则仕”, 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是(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08年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规范》有几条? 请列举。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 起施行。
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为( )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 心理学上称为(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给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其中提到的“好教师”要具有的素质有哪些?
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时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 这一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