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物质化活动阶段
B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C
活动定向基础阶段
D
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加里培林心智技能五阶段。 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知道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从事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掌握活动的真实内容。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特点是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式来完成的。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特点是从出声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维成分。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特点是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故B项符合题意。 A、C、D项:为干扰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37.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43.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人类最重要的外部感觉是( )。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其特点有( )。
16.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和经典课程理论著作,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为( )。
29.根据推孟对智力百分比的统计,IQ在90—109范围内的人被称为( )。
5.“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向话指的是教育要遵循个体发展的( )。
15.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 )。
49.对学习材料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来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学习策略是( )。
8.“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是下列哪位教育家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主要的理论( )。
20.( )被认为是轻松而有效的,能“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4.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其中儒家和( )被称为四大私学中的“显学”。
15中世纪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僧侣和统治阶级的接班人,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下列不属于教会“七艺”教育中的内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