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缺一不可 深谋远虑
B
等量齐观 远见卓识
C
取而代之 肺腑之言
D
此消彼长 真知灼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成语辨析题。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可知,二者一个在上升状态,一个是下降状态。D项“此消彼长”指不同事物间呈反相关关系,符合文意,当选。A项“缺一不可”指两者都不可缺少,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文段并未有同等对待之意,排除;C项“取而代之”指某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文中并无相互取代的关系,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与“提出”搭配,D项“真知灼见”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符合语境。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16.食物过敏是指正常进食引起的身体异常免疫反应。非身体的"异物"闯入的时候,人体的免疫机制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来"消灭"入侵者。大多数人吃下各种食物的时候,人体会把它消化、吸收,不会当作"敌人"。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当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第一次进入时,人体经过一系列"辨认、甄别"等连锁反应后,产生了一种对某种特殊过敏原过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等到下一次这种食物再次光临,IgE就会启动相应的"反恐机制"来应对。 这段文字主要分析的是( )。
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两个耳垂的形状也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人只有一个心脏,通常都在靠左的位置。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1.我国古代著作与其领域对应正确的是( )。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问题可能是选择恰当的词句使表达最为准确或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也可能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与题目要求最符合的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 11.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是_____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55. 一些干部负责处理或者撰写大量报告,各种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写作过程中,会按照既定模板完成任务,而不会进行针对性写作,有所创新、做些突破,当我们在各个层面接触到这些文件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一些干部在对待领导交办的任务时,会严格按照领导说的每一个字执行,甚至达到“咬文嚼字”的地步,深怕误解领导意图。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
59.甲乙2艘帆船从A地到B地。无风时,甲需要12小时,乙需要15小时。如果逆风,甲的速度下降40%,乙的速度下降10%。两船同时从A地出发,中途遇逆风,但同时到达B地。那么行船过程逆风行驶( )小时。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试题: 一、图形推理: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60.某公司有员工200人,今年年中公司准备组织全员举办运动会,运动会有三个项目,拔河、接力赛跑和跳远。本次运动会的所有项目由员工自主选择是否参加,经统计发现,参加拔河的有100人,参加接力赛跑的有80人,参加跳远的有60人,所有项目都未参加的有1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
5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58.记者:( )与( ):剪裁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二、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56.治标: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