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惩罚服从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1. 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在作出道德判断时,以免去惩罚与服从权力为依据,认为凡是造成较大损失、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在作道德判断时,仍会受行为结果的驱使,但也关注互惠性的想法。 2. 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看来,一种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代替了同伴群体的规范。对社会赞许的需求不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 3.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在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眼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的基本伦理原则、个体良心办事。“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实际体现的是遵守法规、尊重权威,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 利他行为是受到社会赞许、他人喜爱的行为;利己行为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谴责的行为。所以儿童判断行为的好坏时,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35.下列不属于课程分类的是( )。
7.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
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6.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
3.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8.下列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陈述正确的有( )。
14.李老师教学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
在北京奥运会上,很多游泳运动员穿着“造鱼皮”的游泳衣进行比赛,这种泳衣的发明创造活动体现了哪种心理影响机制?( )
25.现代教育家( )被称为“万世师表”。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
2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