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疏导原则,也叫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由此可知,韩老师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属于疏导原则的运用。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58.课堂上王老师让大家想象“△”和什么东西相似或相近,同学们纷纷给出馒头、涵洞、峭石、山峰、堡垒、城门、隧道口等答案。这个过程体现了同学们具有( )。
56.在“感动中国”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张老师重视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们讲述了很多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由此可知,张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模式是( )。
14.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
65.陈老师在撰写期末评语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学习风格进行了如下判定,其中判定有误的是( )。
一、判断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判断正确的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填“A”,错误填“B”。)1.“素丝说”的提出者认为个体身心发展是源于内在需要。( )
32.下列关于教育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29.小春发现学习完高中数学再做小学的数学题变得很简单,这是流体能力的作用。( )
38.张萌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起到塑造学生的灵魂和品格的作用。”,刘冬却说:“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决定学生的命运。”依据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动因,可以得出刘冬否定了( )的观点。
19.红星小学的语文老师刘大志在观看“武汉疫情”的新闻事件后感到非常痛心,毅然捐出了自己的5万元存款。对于刘老师而言,这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71.关于教育的日常用法说法正确的是( )。
15.德育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智育是培养细节的行为习惯。( )
6.某中学规定课前三分钟为站读时间,学生利用三分钟时间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但是班主任刘老师发现他在班里的时候学生站读地非常认真,不在的时候学生就会大吵大闹。由此可知,与这种课堂纪律相关的师生关系最有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