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教育立法是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法的活动。根据我国以往的立法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教育立法的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1)法律议案的提出。提出法律议案是一种法定权力,与法律草案的起草不同。 (2)审议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是指立法机关对于已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草案一般在常委会审议后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草案,一般采取初步审议和再次审议两个步骤,然后由常委会决定是否通过。 (3)通过法律。通过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表示正式同意,使之成为法律。 (4)公布法律。公布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将已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相关试题
24.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 )。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x"。无论正误,均说明理由)31.学生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是( )。
38.什么是注意?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
坚持知识统一性观点,而且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的课程类型是( )。
13.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27.教师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形,则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 )。
27.按照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书呆子"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第二款“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的规定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