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材料1,完成第71-72题:
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别上课了,把家长叫来,家长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上课。”班主任说完后把小伟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事后校长把老师找去办公室,提出了批评。
A
小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是“问题学生”的表现
B
小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应该采取特别手段
C
材料中的师生关系是专断型的
D
校长的做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堂——课堂管理。
A项: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些表现都是属于“问题学生”的表现。故A项符合题意。
B项: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不可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剥夺学习权利等惩罚手段。B项中,特别手段指代不明。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小伟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主要是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是班主任无视学生的需要,将小伟推岀教室使其自尊受到伤害。因此案例中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型的。故C项符合题意。
D项:班主任将小伟推岀教室的做法是错误的,侵犯了其受教育权。校长将学生小伟送回教室的举措是正确的。故D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ACD。
相关试题
63.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制约课程的因素主要包括( )。
4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推行( )。
64.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
27.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 )对遗忘做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并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
2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教师职业的( )。
77.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材料中学生出现上述状态的原因是(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80.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4.教育发展史上,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的教育家及其论著是( )。
5.在人类发展中,能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条件的因素是( )。
18.1930年的《新教育大纲》在上海出版,这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本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著作,其作者是( )。
78.对于上述材料中王宏业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教育策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