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中国的现实国情
B
人们创造的历史
C
马克思的原话
D
政治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解析】代词指代题。“这”出现在文段结尾,需结合前文内容进行理解。文段先引出马克思的话,再说明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现实国情,故“这”指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对应A项,当选。
B、C两项均是马克思原话的一部分,并非代词所指,排除;
D项,“政治发展方向”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关试题
71.战:斗:战斗
12.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优劣,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科学而且精准地_____两大法律价值,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相信随着各方积极参与讨论,_____,最终一定会制定出一部良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二者的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5.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w-3 脂防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人建议,孕妇在孕期服用富含 DHA 的鱼油补充剂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 800 毫克 DHA 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 18 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 4 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母亲妊娠期补充 DHA 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观点?
88.2019年3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多少亿元?( )
33.①世界上人居环境最好的部分发达国家及其城市,都是很早就实行垃圾分类、分类类别十分精细的地区②道理人人都懂,但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在我国难以真正落实,相关工作的推进一直无从入手③往大处说,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④垃圾分类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⑤从小处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清洁美丽宜居程度⑥事实上,垃圾分类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城市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一次革命,是践行生态与资源循环理念的关键举措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86. 不少人喜欢拍摄照片后上传到各种社交平台,但专家警告这些照片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给用户带来潜在的安 全风险,因为每一张数码照片中都包含一组在拍摄时自动生成的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信息(简称Exif),建议用户上传图片时尽量避免“原图”上传。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是上述观点的前提?
24.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和丰富的音乐源泉,不仅孕育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还哺育了不少音乐天才。在音乐史上名垂千古的“交响乐之父”、古典主义音乐的卓越创始人海顿,就是在维也纳谱写了大量的交响乐,从而名扬全球的。和海顿同时代的莫扎特,他的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基本上也是在维也纳居住的时候谱写的。音乐艺术的一代宗师贝多芬虽然生在德国,却是在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一举成名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则完完全全生在维也纳,长在维也纳。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例1】(2022·联考)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必须______,充分结合地方的污水处理需求和成本消化能力。如果明知道后期运营负担重却还是“先建了再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环保作用,反倒会加大地方负担和资源浪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2.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教学内容最符合环境教育的是:
45.一般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累积导致了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最后变成了肿瘤细胞;而单一的基因突变并不足以引起肿瘤,因为细胞中具有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等机制,通常能够有效地修复基因突变,阻止基因突变的细胞继续分裂。但如果包含相关基因突变的细胞逃脱了DNA损伤修复及复制纠错而继续分裂增殖,它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累积更多的突变,从而“叛变”为肿瘤细胞。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3.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 )。
28.云南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特别是横断山区,地势海拔垂直分布明显,是世界高等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这里的立体气候和独特的树种,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之所以成为云南这块多彩土地上的一支_____,与云南多姿多态的气候和自然环境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