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材料3
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他们看到一个个儿高的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老师正要上去劝阻,突然小明从队伍里蹿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个儿高的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对这种过失行为,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并没有贸然地加以训斥和批评。他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小明听到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心里十分激动,同时感到十分内疚,脸唰地一下红了。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小明不时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李老师又具体告诉小明,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然后将矛盾的双方劝开,把情况了解清楚,分清谁是谁非,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千万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化矛盾。实事求是的分析,真诚恳切的态度,使这位学生深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A
小明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对的,李老师应该对小明严加批评,使其改正
B
李老师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C
李老师采取说服的教育的方法,使小明明辨是非
D
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专制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德育原则和方法
李老师主张让小明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李老师的教育方法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故B项正确;李老师循循善诱,采取了说服教育的方法,故C项正确。故BC项符合题意。
A项:小明以暴制暴的这个行为已经发生,一味的批评对小明的教育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敌对情绪,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主要的特征的,是属于民主型教师,说法错误,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
相关试题
34.衡量一个人记忆好坏的标准中,最重要的品质是( )。
65.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有( )。
56.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是( )。
74.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27.临睡前学习效果一般比中午的学习效果好,确切的说这是因为该阶段学习主要不受( )的干扰。
63.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有( )。
61.下列属于《学记》教育思想的有( )。
《劝学》中写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4.以下哪些事件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规范学科?( )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53.某公立小学为改善办学条件,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兴办了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