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12 岁
B
16 岁
C
18 岁
D
20 岁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答案】A。本题考查人文常识。金钗之年,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 12 岁称金钗之年,13 岁称豆蔻年华,15 岁称及笄之年,16 岁称碧玉年华,20 岁称桃李年华。 故本题答案为 A。B、C、D 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相关试题
76. 历史:借鉴
22. 在两个月内,孩子通过支付平台,将父母缝了 10 年牛仔裤 ______ 积攒的 16 万元打 赏给女主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9. 下列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19.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30. 熟悉,是因为它出自唐诗,多少人从小 ______;陌生,是因为在疫情当前,多少人 被冠以“硬核”的标签,被广泛传播乃至 ______,这种典雅的表达太另类了。 下列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3. 美出天际的“天空之镜”,不过是几块拼凑的镜子,周边环境杂乱不堪;浪漫迷人的 “普罗旺斯薰衣草花海”,其实是一小片稀稀拉拉的盆栽;刷爆朋友圈的“梦幻灯光节”,现 场充斥着各种“土味皮卡丘”……眼下,一些网红景点沦为“照骗”的事例不一而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61.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5. 下列属于内外双生型危机的是( )。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梅花的是( )。
7.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唐朝的是( )。
36. 当今几乎所有的文化生产实践与文化投入产出,都或多或少地要和互联网发生关系。 离开了互联网,很难让文化发展成果传得远、传得广。网络空间已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受众关 注度的文化信源和公众舆论场。因而实施媒体融合的第一要务就在于,传统纸媒、广电媒体 等要对接融入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化传输供给。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
27. 部分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或游戏 ______,成为 ______ 的网瘾“老年”。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