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刻板效应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认知——心理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不喜欢和尚,觉得袈裟都不好;喜欢一个人,就觉得对方处处都好,属于典型的晕轮效应。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又归属到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差异。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就是一种团体内的以偏概全。比如,如山东人爱吃大蒜,河南人都偷井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现在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其实用在相亲当中的话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用一个例子解释的话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67.下列( )属于非智力因素。
69.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29.晓丽平常喜欢一个人看书,听音乐,就职于一家公司做会计师,每天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有些事情却处理的不够灵活。由此可知,阿丽的气质属于( )。
17.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 )。
24.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 )。
21.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8.“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的观点。
6.活动课程代表人物是( )。
48.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指导思想? ( )
47.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 )。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