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网红城市”的流量秘钥
B
合理配比城市的商业服务
C
如何构建城市的文化品格
D
“网红城市”该如何“长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标题提炼题。
文段首先引出“网红城市”是符号消费,即消费的不是城市,而是城市所包含的附加性的东西;接着以“但”进行转折,提出城市营造持续的心流体验比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城市长久的认同;最后通过“需要”提出对策,指出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产生城市认同。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说明如何能让城市产生城市认同,即让“网红城市”打破符号消费现象,以服务和文化获得认同,从而实现长久发展。对应选项,D 项“长红”即维持“网红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推动“网红城市”长期发展,且疑问句作为标题更具吸引力,当选。
A 项,“流量秘钥”与文意相悖,作者旨在城市要产生城市认同,而非依靠流量,排除;
B 项,“商业服务”为措施中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C 项,“构建城市文化品格”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要将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求,但未提及如何构建,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D 项。
【文段出处】《“网红城市”该如何“长红”》
相关试题
55. 为了改善社区医疗卫生条件,某医院计划拆除一部分旧楼,建设新楼。假设拆除旧楼每平方米需要 60 元,建造新楼每平方米需要 600 元。原计划拆除旧楼和建造新楼的面积总共为 2000平方米,但在施工过程中更改了计划,增加了部分绿化面积,使得新楼建造面积只完成了原计划的 90%,而拆除旧楼面积刚好超过了原计划的 10%,结果恰好使得拆除旧楼和建造新楼的总面积仍是 2000 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绿化面积需要 100 元,则将实际拆除和建造工程中结余的资金用于绿化建设,最多可以绿化多少平方米?( )
8.“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46. “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专指黄河,就如同泾、渭、洛、淮一样,只是不同河流的一个名称。“黄河”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当中,因常年呈现明显的黄色而得名。黄河水患严重,而黄河的每一次改道,都会侵夺其他河道,对于被其侵夺河流的称呼便会出现问题。汉武帝元光三年(132 年),黄河夺泗水河道,经泗水入淮水,经淮水入海。原来的泗水、淮水现在变成了河水,因而形成“泗河”“淮河”的说法,即“泗(淮)水河道上的河水”。黄河的频繁改道,使得这一地区的河流渐渐又从“某水”变成“某河”,河的称呼也在北方地区开始扩散。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78. 春夏秋冬∶季节
93. 2020 年重庆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大约是( )。
63. 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使之能组成题干图形( )。
42. ①水的颜色来源于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由于波长不同,水对不同光波的吸收率也不一样 ②蓝光难以被水吸收,最容易被散射和反射,可以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传播很远,这样就形成了海水的蓝色 ③如果我们的视线像鸟儿一样升上高空,俯瞰地球,会发现这是一颗充满水的星球 ④海洋、河流、湖泊散布各处,海洋的碧蓝色构成了地球的主色调 ⑤当白色的太阳光射入海中,其中的红光、黄光、绿光容易被水吸收,逐渐消失不见 ⑥在人们的印象里,海洋是蓝色的,然而,当我们从中舀起一瓢海水,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58. 小李每周六到县城学习,学习结束后乘公交车于下午 4 点到达镇汽车站,此时小李父亲骑自行车刚好到达汽车站接他回家,他们每次都在同一时间回到家中。某周六学习提前结束,小李乘早一班的车提前 30 分钟到达镇汽车站,于是他先步行回家,直到中途与父亲相遇,再坐自行车回家,结果提前 10 分钟到家。假定小李父亲无论是否搭乘小李骑车速度都一样,问小李步行了多少分钟与父亲相遇?(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叙述的是( )。
46、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张纸的中国民俗剪纸,成本低廉,制作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美丽,寓意吉祥。一代接一代的劳动人民贡献的中国民俗剪纸,其数量之多令其他中国剪纸品类__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79. 清秀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