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①③⑤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10:C【解析】文学常识。故本题答案是C。①不效艾符趋节日,但祈蒲酒话升平,描述的端午节,出自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释义: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述的七夕节,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释义: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盼着能够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重阳节,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释义: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述的清明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释义:请问哪里有酒店呢?牧童用手指点那远方杏花深处的村庄。诗句写清明佳节冒雨趱行的出门人愁绪难遣,打问酒家的情景。故本题答案是C。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述的中秋节,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释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故本题答案是C。
相关试题
12、当剧中的对立面人物都被_____地塑造成丑角之后,实际上不仅没能凸显出主角的正面形象,反而限制了他们扮演的职业角色的发挥空间,进一步导致了整个故事走向的简单化和闹剧化。如该剧中本来应该_____、悬念迭起的法庭较量,却变得如小儿科般不战而胜。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75.从所给资料中能推知的信息是:
2、以下作品与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3、老曹只爱三国,以下景点与他的爱好关联最小的是:
17、社会人生如此丰富多元,想要求全难免流于空泛,不够动人,专注于特例则可能陷于_____,难以反应生活的普通面貌。要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需要敏锐的_____,深刻的_____,清晰的洞见以及高超的镜头语言。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2.某足球论坛预测未来2天某联赛甲队小组赛胜率如下:第一天胜40%、平30%、负30%;第二天胜70%、平10%、负20%,已知胜积2分,平积1分,负积0分,则未来两天甲队共积2分的概率为:
7、小周十分喜欢阅读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下与《狂人日记》体裁相同的小说是:
14、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_____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也是舞台艺术等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舞台艺术也需要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迸发持久生命力。两者_____、协作共赢。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55.万象更新:千军万马
25、_______________。中国艺术品市场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资产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基础与核心环节,只有通过艺术品的资产化,才能有效地利用资产化平合机制解决艺术品商品化过程中的“货真价实”问题,才能有效地利用平台化机制,整合金融体系资源产业与市场的支撑体系,实现艺术品资产的金融化发展,从而完成艺术品金融资产在金融体系的平合上的便捷流转,实现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退出机制的建设等一些重大的问题。 填入横线处最怡当的一项是( )。
63.近150年来,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年龄、经验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科学家的论文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和后期被引用的频率发现,科学家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最具创新性和创造力。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
18、作家只有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和个人出彩的机会,其创作就有了灵魂重量和精神品格,具有了深刻_____的审美格调,_____着一种情透纸背的精神力量。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怡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