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有任务
B
有目的
C
有计划
D
有方向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 第二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故本题选BC。
相关试题
36.(本题12分)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阐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35.(本题10分)上课时能力较强的幼儿,游戏时能力不一定会强,而会玩游戏的幼儿,能力一般来说都较强。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32.大班幼儿开始对玩具的细节特征有了较高要求,所以给大班幼儿提供的玩具应是逼真的成品玩具。
16.幼儿把那些没有生命或意识的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的思维叫()。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有()。
13.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和攻击性行为等危险行为时,教师最恰当的介入方式是()。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活动区有一小筐玻璃珠,几个碗和一把筷子,老师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儿用筷子把玻璃珠夹到碗里。几个男孩分别把碗倒扣过来,各自用手把玻璃珠摆到自己碗底的小口里,小心翼翼的摞起来,比赛谁放的珠子多。结果不小心散落到了地上,被老师看见后立即阻止,要幼儿用筷子夹珠子。幼儿没夹几下,便感到无趣离开了活动区。 请运用相关理论从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介入与干预分析此案例教师的行为。
27.幼儿园教学情景分为()。
34.在幼儿游戏中,教师应随时以提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幼儿开展游戏。
30.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建立必要的常规要坚持的原则有()。
6.幼儿科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法的首要环节是()。
20.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