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程鸿勋教授认为,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4.19世纪以后,各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并且义务教育的年限由最初的4-6年逐步延长至9年, 更有一些国家将义务教育延长至13年。( )
82.关于斯金纳的强化规律,下列表述属于正强化的有( )。
27.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见异思迁。( )
8.有人形象地比喻美国的学校教育在殖民时期的发展速度为“步行”,建国时期为“乘车前进”,南北战争时期为“乘火车前进”,“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乘直升机前进了”。这说明影响学校规模与发展速度的因素是( )。
23.东北姑娘小吉来到南方上大学后见到蟑螂,切身体会到蟑螂不是一种简单的昆虫,而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恐怖物种。之后她见到蟑螂就异常害怕,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异常烦恼。小吉的心理问题属于恐怖症。( )
17.在讲述《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杨老师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为孔子、老子、墨子制作名片”的任务,名片包含姓名、性别、籍贯、工作经验、个人成就等几方面。上述案例中,杨老师的课程目标分类属于( )。
2.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阶段,其中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51.阿文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有一天课上,阿文说肚子疼想去厕所,代课老师宋老师认为阿文是故意捣乱,没有批准阿文的请求。结果阿文因肚子疼难以忍受,晕了过去。上述案例中,宋老师违背了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中的( )。
4.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新的思想流派。该理论流派认为学习者的兴趣和目的必须由富于经验的教师加以改造,教师是教材逻辑组织的主宰者,而且懂得教育发展的过程;同时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 主张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该教育理论流派是( )。
53.实质教育忽视了教学过程中( )的规律。
38.张萌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起到塑造学生的灵魂和品格的作用。”,刘冬却说:“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决定学生的命运。”依据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动因,可以得出刘冬否定了( )的观点。
45.七年级(3)班的学生每次上思想品德课时都十分紧张,因为王老师上课时常常会随机找学生回答以前学过的知识以达到复习的目的,没有回答出来的学生都会受到一定的惩罚。由此可知,王老师充分利用了教学方法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