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态度定势
B
道德认知
C
认知失调
D
社会风气
E
同伴群体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A、B、C三项符合题意。 D、E项:属于外部因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C。
相关试题
21.要求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书面或口语作业,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或改造,还会解决复杂问题。这属于学生掌握知识阶段的( )。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 )
16.运用程序性知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有( )。
11.在生活中,衣服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也可用于灭火,这体现了功能固着的影响。( )
2.下列对小强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有( )。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10.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26.儿童在知道“桌子”“椅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家具”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9.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所有定势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
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阶段。
17.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即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