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卢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接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第一阶段(0—7岁):这一时期里,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注意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儿童多做适宜肢体发育的游戏和活动。第二阶段(7—14岁):这一时期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儿童要在国家办的学校中接受和谐的教育,主要内容有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第三阶段(14—21岁):这一时期以智育为主,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为此目的而设的学科有数学、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与政治学。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66.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13.对于热水瓶爆裂造成的烫伤,下列紧急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37.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
4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 )体现。
4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 )。
9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理想国》中提出胎教。
9.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55.在幼儿的运动活动中应遵循( )原则,以确保幼儿安全。
62.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以幼儿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指导思想。
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16.幼儿园环境的( )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73.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