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相关试题
11.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以一种精神力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一般人的政治、道德、文化等观念,是法律的指引作用。 ()
22.公民甲是某单位的会计,他为了盗窃本单位保险柜里的现金而设法配制了该柜的钥匙。 后来甲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发现而将配制的钥匙丢弃,没有窃取现金。甲的行为属于()。
19.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
18.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全国人大。()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9.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公民享有向国家、社会申请物质帮助权利的有()。
17.下列哪些犯罪可以釆取技术侦查措施?()
当事人不服A市B县政府委托C乡政府所做的行政行为而申请行政复议时,复议机关是( )。
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 而在民商事、行政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称作“被告”。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立法监督中,如果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需要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
13.《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规定不同于《公司法》的,优先适用《保险法》。()
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