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①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②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还有说法认为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
③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岀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高祖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并把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忐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A
唐朝初年,中秋节正式成为固定节日
B
“月饼”一词最早出自于明朝
C
明朝开始,中秋吃月饼已成为每年的习俗
D
中秋节又称秋夕节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考帮答案】D。细节理解题。D项,根据“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可知表述正确,当选。A项,根据“还有说法认为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可知,“月饼起源于唐朝”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月饼不一定真实起源于唐朝,排除;B项,“‘月饼’一词最早出自于明朝”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明朝开始,中秋吃月饼已成为每年的习俗”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并不确定是事实,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3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在世界上的使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44.根据给定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61、某单位办事大厅有3个相同的办事窗口,2天最多可以办理600笔业务,每个窗口办理单笔业务的用时均相同。现对该办事大厅进行流程优化,增设2个与以前相同的办事窗口,且每个办事窗口办理每笔业务的用时缩短到以前的2/3。问优化后的办事大厅办理6000笔业务最少需要多少天?
二、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46.宇航员:探月
18.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虽然含量较低,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37.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
88.2007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47.语言:德语
38.第二段的“文化密码”指代( )。
26.下列选项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
59.中秋佳节,吴强、赵东、侯康、孙超买月饼时有四种选择:五仁、蛋黄、豆沙、枣泥,大家最终都买了自己喜欢的馅。已知:①每人至少买一种月饼,只有一个人买的种类最多;②吴强、侯康不喜欢枣泥的味道;③赵东和吴强的喜好完全相反;④吴强和孙超没有买五仁月饼;⑤赵东和吴强分别最多买了两种馅料月饼;⑥只有一个人买五仁馅料的月饼。如果上述的陈述都是真的,谁买月饼的种类可能是最多的?( )
61.如果任何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都有足够能力拥有一份能够获得成就感和尊严的工作时,那么我们的孩子就能够真正从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中摆脱出来。只有本科教育增负,中小学教育才能真正减负。以下哪项可以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