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环保意识通过社会舆论、公众文化设施以及多种教育传播
B
环境教育亟待加强
C
环境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
D
美国的环境教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文段开头引入“环境教育”这一话题,并通过“环保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说明其重要性,接着再用美国《环境教育法》举例,说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文段为“总—分”结构,围绕“环境教育”展开,说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对应选项,B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
A项“通过社会舆论、公众文化设施以及多种教育传播”、C项“一种社会公德教育”均为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美国的环境教育”属于举例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家庭教育》
来源
2021年6月26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相关试题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某修护精华液6个月的人群中,有五分之一的人皮肤出现了明显改观。显然该精华液促使人体生成更多被称作微纤维蛋白-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使皮肤变得更加有弹性。由此可以推出( )。
2017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16年同期的( )倍。
“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对于( )相当于( )对于 伟大抱负。
唐代明文鼓励私人办学,唐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这些著名人物的成长与他们受的早期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私学与家学就是早期教育的形式,私学在唐代获得较大的发展。许多名流学者,一方面当官理事,一方面在家招徒讲学,从事私学教育活动。有的博学大师甚至隐居民间,以招收生徒讲授知识为业。著名诗人元稹在《居易集》序中说:“予常于水平市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 对该段文字理解最不准确的是( )。
根据文意,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公里的A、B两地同时骑车匀速相向而行,甲的骑行速度为6米/秒,乙的骑行速度为4米/秒,在甲、乙两人出发后5分钟,有一辆长度为120米的动车由A向B出发,车速为180公里/小时,与甲同向,则当乙与动车尾相遇时,甲距离B地有( )米。
本文描述的核心对象是( )。
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在不断繁殖过程中因变异产生的特性。有研究机构在很多从热带和其他温暖地区返回的旅行者身上,发现了能够耐多种抗生素的细菌,有些细菌甚至不能被任何抗生素杀死。研究人员推测,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变化。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
小李买了一套藜麦燕麦片,净含量350g,共有10小包,在成分表一栏标注能量为1600千焦/100g,已知1千焦等于0.2389千卡,假如小李一次不能食用超过300千卡的能量,则单次食用最多不超过( )小包。
填入文中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11.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买卖主体不可能完全占有对方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信息不对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