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烧灼或填塞止血
B
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C
用冰袋敷前额或后颈
D
对反复出血者不可使用镇静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生活常识。A项,烧灼止血法:常用的有化学药物烧灼和物理烧灼(包括电烧灼、激光烧灼和微波烧灼等)。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在充分收缩和麻醉鼻黏膜后,出血部位明确可见,可用卷棉子蘸少许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压在出血点处片刻直至局部形成白膜。填塞止血法:用消毒材料填塞在伤口内起到压迫止血的方法。或用急救包棉垫等填塞在出血的伤口内,再加压包扎将伤口包扎好。因此烧灼或填塞止血可用于处理“鼻出血”,A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出血时采取坐位,利于将血液吐入弯盘中,防止倒流到鼻咽部刺激胃部不适,不出血时采取半卧位利于观察及减轻头晕等不适症状。因此“鼻出血”时应当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B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冰敷额头的作用是希望额头的皮肤遇冷时,能达到鼻部血管收缩以止血的目的,但其效果并不好,因为距离出血的鼻孔部位太远,且局部过于冰冷会引起头部不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头”(即整个鼻子)上面,C项表述错误,当选。D项,对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给止血药物。此类患者一般不用镇静剂,如有必要时以地西泮为妥,而对具有催眠作用的苯巴比妥、异丙嗪之类不宜应用。所以,对反复出血者不适用镇静剂,D项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91.2018年11月,乙烯产量同比减少了( )。
61.过去 10 年中国粮食增产仅 2.5%。中国要实现 2020 年 1000 亿斤的粮食增产计划,即要比2010 年增产 10%,任务非常艰巨。尽管常规育种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是单靠常规育种是不行的, 一定要与新技术相结合。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的一项可取技术,因此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是必由之路。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结论提出质疑的是 ? (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下列不属于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是( )。
一项研究表明,大象数量的减少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兴盛。大象是直立人的重要食物,占其肉食的60%。考古发现,大约40万年前大象数量逐渐减少,这改变了直立人的食物结构。随着大象数量的减少,人类不得不考虑猎食其他动物,而且都是比大象更小、跑得更快的动物,这最终导致现代人类的出现。由此可以推出( )。
师生之间的对话应是教育场域中最普遍存在的互动方式,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精神个体,都带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经验、先见和背景,对话意味着让他们暂时走进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体验对方的思想、情感与智慧,形成不同视域的交融。由于师生交流的终极意义是对学生认知边界的建构,我们把这种师生间的对话称为建构性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对话的世界中延伸。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27.①大约10年前,科学家对生物炭产生了兴趣②但这项技术渐渐被人遗忘,其他地方的农民则没有使用生物炭的习惯③现在,虽然这个想法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土壤学家却开始探索将生物炭用于农业以治理污染④尽管农民们最近才开始接触生物炭,但实际上生物炭有着悠久的历史⑤千百年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人们就通过加热有机物制造出了生物炭,并用它造就了被称为“亚马逊黑土”的肥沃土壤⑥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一部分人期望可以用生物炭将大量碳元素封存在地下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北京以大运河北京段运河沿线地区古城古镇、运河古镇、仓储码头、寺庙街巷、传统村落等遗产保护挖掘和利用为______,通过系统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提升运河文化价值,打造凝聚悠久历史、荟萃古今文化历史文脉的“千古运河”,______出了一套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北京方案”。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88.与2008年相比,200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从业人数( )。
44.①风格的形成也意味着艺术的成熟,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刻意设计而行③颜柳欧赵、苏黄米蔡,风格鲜明,流传千古④它是个人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有时甚至要付出一生的精力⑤书法有个性,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追求⑥古人云:“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37.在不同的时期,约有7000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被人类当作食物。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许多疾病的侵袭。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