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公共预算实行总额控制,即公共预算一旦确定,政府支出就不能再行增加
B
公共预算具有计划、管理、控制三大基本功能
C
公共预算要确保资金运作效率,即在既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可支配资金的支出
D
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标
正确答案 :B
解析
25.B【解析】政治经济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它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A项错误,公共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是指对收支总额的控制,确保日常财政能平稳运行、财政在长期中有可持续性和财政健康。总额控制意味着预算参与者不能随意增加收入和追加支出的限额,并不是确定后,不能增加。
B项正确,预算研究者艾伦·希克把公共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三种:计划、管理、控制。
C项错误,资金运作效率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既定时间内,迅速完成可支配资金的支出指的是配置效率。
D项错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财政问责。它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95. 某镇卫生院50多名医生被平均分配到13个基层诊所参与工作,其中男医生比女医生多4人。工作结束后,25%的男医生和一部分女医生继续到邻镇4个医疗点支援工作,这批人员中任意6人必有男医生,且保证必有一个医疗点的女医生多于1人。那么该卫生院到邻镇支援工作的医生共有:
38.下列关于习近平法制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57.《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对“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义为“学习并实践”。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将有所裨益。这是一篇文章的摘要,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90.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临界反应能力和不同的脑负荷都会对刹车反应时间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一般人专心驾驶的刹车反应时间为1.25s,听广播音乐为1.29s,和乘客交谈时为1.48s,拨打电话时为1.61s,饮酒后为1.87s,且随年龄的增长,驾驶能力会随之下降。由此可推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要支持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区是( )。
49.《坤舆万国全图》是17世纪初一流中西地图学者密切合作的结晶,不仅奠定了我们中国人________世界的最初视角,也代表了大明王朝对世界的认识广度和深度,甚至有可能重新________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这样的国宝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熟悉。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4.下列关于金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83.共产党员如果敢于坚持真理,那么,必须同歪风邪气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如果对错误的东西一味顺着、跟着、护着,只能助长不正之风的恶性蔓延。由此可以推出:
16.某市为保护当地的湿地自然景观,制定颁布了《X市湿地保护办法》,禁止私自采掘、捕捞、打猎等行为。张某闲来无事,前往湿地景区游玩,看到两只受伤野鸭便顺手捡起,准备带回家去。在回家路上,张某携带的野鸭被正在巡逻的警察发现,警察依据《X市湿地保护办法》对其处以1000元罚款。张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王某带3岁的小孙子到某餐厅用餐时,小孙子将一餐盘打碎,结账时餐厅拿出损失赔偿单,要求按上面规定的价格赔偿500元。事实上,此餐盘的市场价格为50元左右,王某和餐厅发生争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0.某商场为庆祝开业三周年,制作了一个长方形大蛋糕,并切成四块,如图所示。假设这个蛋糕可供 350 人享用,左下角那块蛋糕平均可供 50 人享用,右上角那块蛋糕平均可供 70人,则中间最大块蛋糕平均可供多少人享用? ()
80.出国:护照: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