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量力性原则
B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启发性原则
C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因材施教原则
D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与古文的匹配。“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意思是:眼睛看了很多遍,还要再用手写一遍巩固一下,体现巩固性原则。D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意思是:我们在致知上下功夫,只是随人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体现量力性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意思是:教导他却不肯接受,即使强行告诉他也没有任何益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体现启发性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意思是: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7.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由( )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做法,属于诊断性评价。( )
4.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5.关于教学任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73.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 )。
6.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
一、单选 (15题每题1分)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观念提供感性知识和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的阶段,属于教学过程的( )。
3.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的特点有( )。
51.课程目标研究的专家( )提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部分的组成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借鉴依据。
5.关于王老师的做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