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
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种瓜会得瓜,种豆会得豆,龙会生龙,凤会生凤,体现了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76. 某单位一重要领导经常利用职务便利,对向其进行金钱贿赂的求职者秉承“来者不拒”的原则,在资格审查、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环节为其畅通求职通道,致使人才选拔过程中真正的优秀者被淘汰,而录取者却碌碌无为,无法胜任所聘岗位,严重阻碍单位发展。从思想道德角度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52.惠某甲商店购买了乙厂生产的一款烟花,该烟花由丙物流公司负责从乙厂运输...店。惠某在正常燃放该烟花的过程中,烟花乙厂爆炸导致惠某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7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下列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反映的道德品质相同的有( )。
15. 马克思指出:“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这样说的依据是( )。
53. 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法》关于工资分配原则的有( )。
2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人在生活实...下的许多俗语与诗句富含深刻哲理。下列对俗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11.袁某是一名具有驾驶资格和...3000元。实习结束后与该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未届满,袁某提出提前离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因此党群关系已经亲密无间,不需要一再提党群关系问题。
56. 甲、乙共谋去某商场行窃。为此二人曾一同去该商场踩点,并购置了行窃工具。之后,二人抵达该商场,甲留在商场外观望,乙撬门进入。乙在窃取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后,认为放火可以破坏现场。于是,乙在离开前用打火机点燃了商场内的纸张。待乙从商场出来后,甲、乙二人逃离现场。回去分赃时,乙把放火之事告诉了甲。依据我国刑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6. 与私有制的经济关系相适应,以往剥削阶级的道德,无不从其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坚持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道德原则。而与公有制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
65. 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我们的制度具有应对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做到( )。
关于贿赂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