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该小说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记,描写出了“人吃人”的冰山一角,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人吃人”的现象。主人公虽然是个精神病患者,作者却通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角度,揭露了这种病态的封建现象,也唤醒了社会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小说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爱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数,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小说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该文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性格化也是该文的一大特点,《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论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A
杂乱而实敏锐
B
语言杂错无论次
C
使用白话文
D
夹杂使用骈文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由文章“语言性格化也是该文的一大特点,《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论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可知,与作者的观点表述相一致,当选。
B项,“语言杂错无论次”属于作品中人物的特征,排除;
C项,不属于作者对鲁迅“语言性格化”的表述,排除;
D项,是写作的特点,不属于作者对鲁迅“语言性格化”的表述,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来源
2021年12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网友回忆版)
相关试题
通俗文学的通俗性并不绝对地排斥文学性。在优秀的通俗文学中,通俗性和文学性是统一的。有的通俗文学作品只注重故事的编织、情节的安排,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典型的塑造,人物形象僵化、刻板,思想显得苍白、乏味。就其作品数量而言,这种类型不在少数,但是这不能代表通俗文学的应有品性。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某高中学校有8个高一班级,开学时每个班的学生人数相同,但半学期后,高一甲班转学走了3名学生,高中乙班从其他学校转来了6名学生,其他班级的学生人数未发生变化。则现在该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可能为( )人。
2017年第4季度,社会福利支出额超过10亿元的地区有( )个。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根据上诉定义,下列属于马太效应现象的是( )。
下列选项中,与本文语境最为相近的是( )。
现有一杯浓度为25%的糖水,向杯中再加入300克水、30克糖之后,其浓度变为10%。则原来杯中有( )克水。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富,幸福感并没有提高多少。吃冰淇淋很愉悦,找到真爱也令人愉悦,但是吃很多冰淇淋所得到的愉悦既不能线性增加,也不能等同于找到真爱。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根据图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钢材日均产量众数为( )。
2018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钢材日均产量同比增长(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逻辑与之类似的是( )。
文中画曲线部分的语句意在说明( )。
只有雌蚊才吸血,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雄性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性浓密,口器退化,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发育成熟,繁衍后代。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通常是在2公里范围内活动。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