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按照学科内容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学科活动为主。因此,A项正确。 B项: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编制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综合课程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试题
29.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主要是依靠( )来实现的。
65.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思想家是( )。
4.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有( )。
80.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8.以学生的经验和主体性活动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66.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所形成的课程是( )。
56.课程的开发应以知识为中心,并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这是( )。
13.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2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种课程理论是( )。
7.周老师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坚决反对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挖掘课程资源。这反映了周老师课程实施中的创生取向。( )
38.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 )。
15.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