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奥苏伯尔继承了发生认识论的观点,把学习看成是认知结构的组织或形成,把发生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归结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有潜在意义的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意义,同时还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量变和质变。因此,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
相关试题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这样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40.什么是思维?简述思维的定义及其特征。
某老师对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你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学记》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
17.维果茨基的( )认为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第二种水平之上,应注意使全部教育处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16.以下属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
13.关键期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概念,说明教育者抓住关键期的有力时机,及时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岁是( )发展的关键期。
23.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教育法律规范看,该表述属于( )。
对同一问题探寻出更多不同类型答案的特征反映了发散思维的( )。
15.( )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
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