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6~40题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是配乐的歌问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这一起源于民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却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出现草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两个相反相成的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现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则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自词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A
苏对词风的改革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主要是因为视词的音乐性
B
当时坛的多数人认同“词主要是音乐文学”的形势,因此李清照的《词论》易于被人接受
C
苏轼既打破传统词风,又要争取在新词风上超越前人
D
李清照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一方面批判俗词,一方面批判不讲究音乐性的词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细节理解题。B项“当时文坛的多数人认同‘词主要是音乐文学’的形势,因此李清照的《词论》易被接受”在文段无法推出。属于无中生有,当选。
A、C、D三项均符合文段内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词的由来及传承》
相关试题
69.若只有一盏灯亮,则以下哪项是可能的?
8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四、演绎推理。共15题。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74.某单位办公室共有 12 名工作人员。其中,有 3 名干部是博士,但并非所有的博士都是管理学专业毕业的,而所有女性工作人员都是管理学专业毕业的。由此可以推出:
15.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一种缓慢积累的结果,那些寄希望于一夜成名者,无异于把过程简化为一种突发事件模式,即便有也是极其稀少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发展的渐进之路与突变之路的区别。对于刚刚踏入校门的同学来说,哪一种模式更适合自己呢?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那些成功科学家的故事,为了凸显事件的震撼力或者阅读效果,大多把科学家的成功凝缩为一种灵光闪现,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体缺水是导致感冒的原因。反对者则认为,并非是缺水,受凉才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
80.下列成语典故与其历史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77. 我国科学家将异步匹配技术与响应过滤方法引入量子通信,创造了城际量子密钥率的新纪录。关于量子通信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36.文章以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举例叙述“相反相成”,其含义不包括( )。
17.良渚玉器“玉琼王”在五千年后重见天日,羽冠上的幽幽纹饰,_____出原始宗教质朴的尊荣与威严,表面的浮雕、纹饰、线条与符号,令人对古汉字的起源及前史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说法正确的有( )。
3 月 20 日,某网约车公司对北京三环内非京牌车辆停止派单,9 天后,该公司又在客户端上给司机发出了一则通知,宣布从 4 月 1 日起将在全北京范围内停止向非京牌车辆派单。这说明从 4 月 1 日起,北京市民将再次面临“叫车难”的问题。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预测?( )
27.实为医用敷料的“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名声大噪,是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