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①③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①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人文常识。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李白的《夜宿山寺》,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李白在公元725年,即开元十三年,夜宿山寺时创作了这首诗,该诗描绘的是李白当时所在的湖北省黄梅县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
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意思是两岸高山上的猿猴在不停地啼叫,轻快如飞的小 船已穿过了万重青山。此诗创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途中遇赦返回之时,其意在于描摹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意思是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此诗创作时间为公元742年。当时,42岁的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诏书,认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来,因此在激动的心情下写下了这首诗。
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意思是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李白当时51岁,并且是在他离开长安八年后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环境的批判态度,体现了他的悲愤和苦闷。
综上,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本题答案为A项。
相关试题
49、甲、乙和丙三个单位共有职工240人***问丙单位最多有多少名职工?
48、网管员小王每隔一周的周一***小王进行了当月第7次机房检修。问当年7月1日是星期几?
77、***:谷应
42、变革学习方式首先应深化学习理念的转型,__________,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式应将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学习意志力、创造力、合作沟通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促进认知策略与非认知素养之间的互动衔接、协同发展。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99、下列说法可以从文中得到印证的是:( )
22、中国绝大多数的祠庙都采用对称的布局***两侧布局保持均衡又不强求对称,于庄严之中( )自由灵动之气。
24、适应新职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就应该( )地培养人才,这正是对打破教育与职业衔接症结的尝试。
5、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着火后的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3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规***会带来生活方式与技术、材料的更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会发生时代流变。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充分认识与尊重这一现象与规律,才能使非遗成为与时俱进的社会财富。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30、现在学习楷书,***结果就是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点画孤立、僵化刻板的特点,难以跳出“永字八法”的( )。
6、下列与我国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25、任何材料都是某种“故事”的陈述,即使( ),亦不妨其时有所得。更重要的是***但恰可告诉我们那时有关“某人”“某事”的传言如何。与所谓第一手的“实录”性文献相比,这些“所闻”和“所传闻”的异辞,别有其史料价值,其( )并不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