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工业中使用生物质炭作为原料由来已久
B
自然界中生物质炭一般以固体形式存在
C
生物质炭可以由有机废弃物产生
D
利用生物质炭可以有效改良土壤
正确答案 :A
解析
47. A 【解析】细节理解题。A项,“由来已久”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当选;B项,由“是一种富含碳素的多孔固体颗粒物质”可知,表述正确,排除;C项,由“大量有机废弃物都可用作制备原料”可知,表述正确,排除;D项,由“在农业领域,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改善持水能力和养分供应”可知,生物质炭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表述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生物质炭是什么?》
相关试题
61、商店销售某种商品,打八折销售时卖2件的利润与按定价销售时卖1件的利润相同,相当于降价120元/件销售时卖3件的利润。问该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件?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于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88. 太平洋中部的海底,散落着大量的矿石,这些矿石名为“多金属结核”,是镍、钴、锰等稀有金属的混合物。支持深海开采的人认为,多金属结核可以提供开发清洁能源所需的矿物,同时海洋每年吸收约四分之一的全球碳排放量,开采结核的过程本身对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影响不大,反对者则认为海洋本就已经受到过度捕捞、工业污染和塑料垃圾等人类活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深海开采将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不利的影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67. 背信规避是指当风险来源为另一个体而不是自然条件时,人们普遍更不愿意冒险,即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对于 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高于对客观风险的规避程度,体现在人们面对人为风险时比面对客观风险时表现得更保守。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背信规避的是:
关于电信诈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1、在过去百年中,地球升温约1摄氏度,考虑到人类在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累,这种变暖实际上与基础物理学的预期是______的。那么,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在变暖,而在于变暖速度有多快,但科学家在利用现有模型预测未来变暖时仍然存在______,尤其是,类似极端降水这样的关键变量将如何变化,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58.在生命科学领域,观测和解析蛋白质结构一直是令科学家着迷的话题,但也面临着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有限的局面。传统观测蛋白质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核磁共振、X射线、冷冻电镜。这些方法依赖大量试错和昂贵设备,每种结构的研究长达数年。现有的实验手段还不足以揭示一些重要的蛋白质结构,需借助更多计算生物学手段。用计算机来计算蛋白质结构,运算量惊人,连超级计算机也难以承受。为此,蛋白质结构预测成为结构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未来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根据氨基酸序列预测其空间结构。这段文字没有解释:
66、甲和乙两人8:00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乙全程勾速,甲出发时的速度是乙的一半,但全程均匀加速。已知10:00甲追上乙,11:00甲到达B地。问乙什么时间到达B地?
109、如果在第三天、第五天分别安排两个财务部门的人值班,则第一天,第六天可安排的值班人员可能分别来自:
深度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算法,使计算机能够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并作出预测、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AI系统自动读取视网膜扫描数据,并识别那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患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研究人员认为该项技术有可能彻底改变传统的心脏病筛查方式。上述论证的成立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传统污水处理,或通过重力沉降、混凝澄清、浮力浮上、离心力分离、磁力分离等物理方法对不溶态污染物进行分离,或通过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化学方法让污染物发生转化,而新兴的微生物治理技术则是通过水体微生物来净化污水。有专家认为,与传统手段相比,微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更佳手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