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实验材料】
水桶、水、塑料瓶、弹簧测力计、螺母若干、抹布。
【实验步骤】
1.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1)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2)取出塑料瓶,擦干周围的水。
(3)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2.4N。
(4)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塑料瓶再次浸没入水中,读数为1.8N。
(5)在塑料瓶中增加螺母,重复上述(3)、(4)步骤,读数分别为3.4N和2.8N。
2.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1)取出塑料瓶,倒出大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8N。
(2)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3)取出塑料瓶,继续倒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5N。
(4)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能够浮出水面。
(5)取出塑料瓶,再倒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仍然能够浮出水面。
A
物体整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将浮出水面
B
物体整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则物体将沉入水中
C
只要物体足够重,不论浮力大小,物体都将沉入水中
D
物体是否沉入水中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实验涉及物理知识。由上一题可得熟料瓶浸没水中的浮力为0.6N。由实验2可知:当塑料瓶能够浮在水面上时,弹簧测力计显示受力为0.5N<浮力0.6N,反之当塑料瓶沉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显示受力为0.8N>浮力0.6N。可见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浮出水面。故本题答案为A项。
来源
2019年5月19日事业单位联考C 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如今年6月,参照物价格环比增长规律与1—5月相同,而目标物价格环比增速与5月相同,问6月份安全指数θ约为多少?( )
关于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古至今,人类同病虫害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类大面积地驯化种植农作物以获取食物,病虫害也来凑热闹。直到上世纪 40 年代,人类发明了化学农药,这一状况才得到彻底改变。化学农药能迅速杀死病虫害,有效保护农作物。然而,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很快显现出来,病虫害的抗药能力也不断提高。于是,_______________。其实,自然界本来就有“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例如,大棚菜容易产生叶螨,现在,科学家找到了叶螨的天生“死对头”捕食螨,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①国际足联之所以下决心采用VAR技术,其目的是想让世界杯的每一场比赛、每一个进球都更加公平公正②在历届世界杯上,裁判的误判、错判都有发生,VAR技术能有效减少主裁判的误判,当然这也有可能导致VAR的结论与主裁判的判断相违背③VAR是指视频助理裁判,其实质是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帮助主裁判作出正确的判罚决定④直到2018年世界杯开赛前三个月,国际足联才决定将它应用在俄罗斯世界杯赛场⑤针对这种情况,国际足联制定了一个应对的条款,最终判罚权依然归当值的主裁判⑥因为足球比赛中的裁判相对拥有更大的权力,很多时候,主裁判更是可以主宰一场球赛最后的结果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②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③“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④“蛟龙号”潜水器在西太平洋下潜至7020米深度,创造世界作业型载人深潜的新记录
销售:购买
下边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 )。
旋耕机是以横轴式或立轴式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有较强的碎土能力;铧式犁是一种全悬挂式耕地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深松机是一种用于改善行间深层土壤耕层结构的耕作机械;圆盘犁是利用凹面圆盘来耕翻土壤的耕作机械,可使土垈翻转和破碎。根据上述定义,与下列图示1~4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小张2017年主叫通话、短信和移动流量均使用了套餐外服务的月份有几个?( )
沃博艮湖效应指的是人们有一种高估自己实际水平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通常认为自己在某方面高于平均水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涉及沃博艮湖效应的是( )。
小王邀请同学来家中做客,并准备了莲藕排骨汤、干煸豆角、蓝莓山药、酸菜鱼、水煮牛肉、拔丝地瓜、啤酒鸭7道菜作为晚餐,现在小王需要根据同学们的喜好决定上菜顺序。已知:(1)莲藕排骨汤和水煮牛肉中间需要间隔三个菜;(2)干煸豆角和拔丝地瓜中间需要间隔三个菜,且干煸豆角先上;(3)蓝莓山药要么第一个上,要么最后一个上;(4)莲藕排骨汤在干煸豆角之后上。根据上述信息,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最优规模”,它取决于城市规模正反两个效用的相互对比。正面效用主要是城市的集聚效用,负面效用则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昂、基础设施不足等。经济集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使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均会有所上升。此外,城市的拥挤、污染等问题都会抵消城市扩张带来的好处。最终,只有当一个城市所带来的正效应超过其生产或生活成本时,企业和居民才会留在这个城市,相应地,城市的最优规模就是最大化劳动生产率的规模。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