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
第二部分综合写作( 30分)
给定材料:
材料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 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 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经磨难, 一次次凤凰涅槃, 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 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同时, 习近平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 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 指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
材料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仅能被世界瞩目, 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
当前,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非常珍贵的传统文化, 有些是濒临消亡的, 有些则对于民众意义非凡, 不仅需要保护, 还要争取有所发展, 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将这些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重要性。
当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里, 3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有38项来自中国, 几乎占到总数的10%。其中30项在代表作名录中, 7项在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中, 1项在最佳实践名册中。这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并且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为虽然申遗和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作为主导, 但也需要拥有这项传统的地区和人民来进行全面的合作。
材料3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 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传承的文艺片, 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 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 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面对洋乐队所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 老一代唢呐班主焦三爷一声令下, 带领大家回击一曲《南山松》, 但回击的结果却是招来鄙夷和痛打, 唢呐被踩烂, 乐师们的尊严也被践踏。看到这一幕,影院上下那种无声的沉默仿佛在传达人们心间的沉重感与无力感。然而, 绵延数百年而世代相传的唢呐吹奏是否真的会消失殆尽? 代表礼遇最高等级的《百鸟朝凤》是否真的会成为一曲绝唱? 影片末尾, 县文化局傅正局长的出现, 以及他口中所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录制唢呐曲的提议, 仿佛黯淡天际间出现的一缕朝霞, 又为古老文明的延续点燃了希望之光。虽然, 直至影片落幕, 对于新班主游天鸣进省城寻找师兄弟组班录制一事的结果也没有明确交代, 但这一留白, 笔者更愿意将其解读为政府对传统文化关注和保护所带来的生机与期冀。如果非要说遗憾, 那就是文化局长在焦三爷弥留之际才出现, 老一辈唢呐匠精湛的演奏技艺和更为丰富的演奏曲目没有早一点被记录。这一情节, 让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笔者, 充分且深刻地体会到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迫切与重要, 这种触动也让人不由得思考我们当下所开展的遗产记录工作。
如影片所表现的, 在现代化、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显著改变, 那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记忆日趋淡化, 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相继离世, 文脉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这些残酷的现实都警示着我们: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形势已愈发紧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部提出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并将其列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与历史以往的调查记录所不同的是, 从2013年起陆续开展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强调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他们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2015年4 月, 文化部正式发文, 启动全国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材料4
9月下旬, 贵州省斥资3亿多元改造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 完成了道路建设、民族古街改造、观景台等20多个重点项目。对世界最大苗寨如此大动作的改造, 引起各界争议。比较强烈的一个批评声音称, 政府过度的干涉性开发, 伤害这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基础, 旅游开发必须要分清哪些文化可以向游人展示, 而不能盲目地牺牲民族文化, 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第一目的。
事实上, 近年, 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将其当作旅游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 不少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 陷入“商业化”误区。在这次“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举出的诸多实例, 令人痛心。
以民歌为例, 许多文化工作者花大力气去寻找民间歌手, 记录他们原生态的歌曲和唱腔,结果凡是唱得好的民歌手都进了旅游区, 几年以后不断异化, 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实际生活距离越来越远。
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民间文艺学家刘守华教授20世纪80年代曾亲历过广西“三月三”的民歌会, 在山间地头, 年轻的男女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 两边情歌对唱, 此起彼伏, 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而今年刘守华再赴当地考察时发现, 民歌会已经成了文艺表演, 豪华舞台、大腕演员, 而“群众性再也看不到了, 文化变成浮在生活表面的几滴油珠”。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松介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多是贫困地区, 这些地方发展最直接的方式, 就是把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开发成旅游产品。“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时, 就将其盲日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 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 各取所需, 这无疑违背了保护的初衷。 ”刘守华教授说。
材料5
日本非常重视文物保护, 通过依法将各种有形文化财产指定为“重要文财”或“国宝”严加保护, 而对无形文化财产以及各类民俗文化尤其注重保护, 每年由国家认定的“人间国宝”备受重视。早在1950年日本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 今日仍为保护文化财产( 文物) 的现行重要法律。该保护法将日本历史上或艺术上有价值的戏剧、音乐、工艺技术及其他无形文化成果视为“无形文化财产”。
其中, 对特别重要的文化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同时,在日本, 由文部科学大臣认定高度表现这些技术的人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 俗称“人间国宝”。“人间国宝”每年可从国家得到200万日元补助金, 用于磨练并继承“技艺”, 培养继承人。历经近半个世纪, 政府引导的作用力和“人间国宝”自发保存意识的增强, 使日本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解决了后继乏人的问题。歌舞伎舞台斑澜; 能剧、文乐、狂言、演出活动出现生机;一些村、镇建立了传统工艺作坊, 延续传承传统工艺, 这些作坊还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供游人参观或体验工艺过程。
材料6
福建木偶戏是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 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10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 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音乐唱腔, 形成了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和体系, 以及精美绝伦的偶像造型艺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加之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 年轻人学习、传承意愿下降, 福建木偶戏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务院决定从2006 年起, 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开始, 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培养传承人的主要日标, 制订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2012年12月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列入最佳实践项目名册。在进入名册后,福建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具有了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意义。“当前, 中国的福建木偶戏振兴措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培养了大约200 名木偶戏演员, 民间也出现了木偶戏社团, 有专门的基金对木偶戏进行支持。”在保护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 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中国福建木偶戏保护的案例带给其他国家很多启发, 如与福建木偶戏特质非常相似的巴西Fandango 。
Fandango 是巴西东南部的一项传统的通过吟唱赞颂人们通力合作的仪式, 在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比如播种、收割或者其他共同参与的事情时举行, 庆祝通过所有人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就。这项传统更多存在于一些比较原始的地区和部落, 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则慢慢消失, 因为在这些地方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这么多集体的活动了。由于民众认为这项传统非常重要,所以巴西已经将这项传统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也出台了一套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这项传统的延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在谈及非遗保护时总结道: “通过一切方式向新一代传递这些文化, 使他们了解这些文化的价值, 连接历史, 并将这些文化融人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
作答要求:
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议论文。(30分)
要求:
(1)结构完整, 立意深刻;
(2)思路清晰, 语言流畅;
(3)1000字左右。
解析
文化遗产,记载着千年文明,彰显着独特魅力。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然而,部分地区利用文化遗产发展地方经济,通过将文化遗产与时代潮流结合,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这一做法看似可取,却极易陷入“商业化”误区,背离保护初衷。在开发文化遗产时,还是要以缺乏保护的开发工作,将会导致文化遗产传承断绝。在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中,很多地区都将市场反应作为文化遗产发展的标杆,为求市场认同而随意修改。如此一来,难免导致文化遗产发生本质性改变。以地方传统民歌为例,民间歌手以原生态曲调唱腔吟唱,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一旦为了发展旅游业将传统民歌与市场相结合,就会导致民间歌手迫于各种压力,肆意改变原声、腔调,以求市场认同。广西地区的民歌对唱别具一格,但缺乏保护的开发,使其沦为毫无特色的舞台文化表演,其地方特色与文化韵味就此丧失。可见,缺乏保护的开发,会导致文化遗产内涵被扭曲,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传统文化名存实亡,传承就此断裂。文化遗产作为祖先给予我们的丰厚资源,并非不能用于开发。但是,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是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更是传承者,我们的身上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将保护工作作为文化遗产开发的前提,确保文化遗产不会遭到破坏,才能用于经济发展。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兼顾文化遗产“原汁原味”与经济开发。做好保护工作可以呵护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约德尔唱法,是欧洲民间音乐中一项流传多年的文化遗产。这种唱法起源于放牧人的呼喊传信,声音婉转高亢,音调传播遥远。瑞士针对这一文化遗产,采用多种保护方式,不但将其主动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拒绝盲目改动,严格传承吟唱投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将这一文化遗产广泛宣传,以此主动获得市场。而且随着诸多节庆活动的举办,众多相关产业随之发展,当地经济水涨船高,同时也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文化遗产为数众多,各地理应学习瑞士经验,做好保护工作,兼顾传承与开发。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充分践行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让千年古国的深厚文化传承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