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APP下载

扫码下载事考帮APP

回顶部

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事考帮APP

简答题 某老师在新同学见面会上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说说迟到的问题。一般说来,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谁不想早一点到校呢?学习是自己事情,谁不想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呢?但人们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迟到,现在我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本学期打算迟到30次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打算迟到20次的请举手。”全班还是无人举手。“打算迟到10次的请举手。”仍无人举手。“打算迟到5次的请举手。”全班只有一人举手。老师说:“非常好,看来我们班本学期迟到的同学并不多,最多的才5次,而且仅仅是打算,很可能达不到5次,即使达到或超过5次也没有关系,只要大家对于时间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行了。”老师承诺:“学期结束,如果全班无一人迟到超过5次,我给大家唱两首歌。”“好。”同学们不约而同的热烈鼓掌。学期结束,全班仅有2位同学迟到3次,5位同学迟到一次。在期末家长会上,老师唱了两首歌,虽然唱得并不是特别好,但家长和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此案例中这位老师的教育艺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请谈三个当面并阐明理由。

解析

(1)该案例中的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提到: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这就要求老师在要看到学生发展的潜能,要明确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犯错的同学老师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案例中这位老师,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迟到现象,并没有采取严厉批评或者惩罚,而是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认识到学生迟到的现象是可以减少的。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老师因势利导,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并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中,老师并没有直接给给学生定目标和惩罚,而是让学生自己预估迟到的次数,体现了该观点。 (2)案例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老师要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案例中,该老师并没有对迟到的同学进行直接惩罚,而是引导学生逐渐改掉迟到的习惯。 (3)①案例中的老师,先和学生阐明迟到行为的坏处,再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体现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②案例中的老师,对学生的迟到行为,既有相应的要求,又以尊重学生意愿的方式来改善学生迟到的行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