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B
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C
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D
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A 项,在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三朝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时期是青铜发展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青铜艺术品,因此研究商周时期的艺术成就可以查阅《中国青铜时代》。故 A 项对应正确,排除;B 项,公元 1127 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成和洛阳均与南宋都城建设无关,因此研究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不能选择文献《从平城到洛阳》。故 B 项对应错误,当选;C 项,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通过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戊戌变法,因此,研究晚清政治改良运动可以查阅《从甲午到戊戌》。故C 项对应正确,排除;D 项,利玛窦为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万历年间处于明末时期。因此研究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可以查阅《利玛窦与中国》。故 D 项对应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项。
相关试题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平均爆发的大型龙卷风的次数从10次左右上升至15次。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激增,全球气候明显变暖,有人据此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龙卷风爆发次数增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
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_____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和书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71.在现代军事中,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 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 力量的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 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 通过舆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有研究者认为,有些人罹患哮喘病是由于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哮喘病。但是,反对者认为,迷走神经兴奋性的提高和交感神经反应性的降低才是引发哮喘病的原因,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无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
当炫耀式旅游成了目的,扎堆往知名景点挤,也就在意料之中,其实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的功能。如果是为了教育,可以带孩子去看名山大川、古城遗迹,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是为了休闲放松,可以去海边、深山,或者就近选择市郊的农家小院,能短暂逃避尘世喧嚣就好。理性面对旅游目的,寻找合适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游观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快乐。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旅游市场分化,人满为患的现象才可能消失,旅行中的快乐亦会更加醇厚。 根据这段文字,旅游观念的“转型升级”指的是( )。
4、某塑料厂职工丁某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
78.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一块,可“内心”柔软,内部的植 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这使它在受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 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 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弹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比如剁馅、切丝时 尤为明显。括号句子中的“这”指的是木质砧板的( )。
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
下列情形属于我国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 )。
【例7】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 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我就去。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