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一般分为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四个步骤。由此可知,最后一个步骤应为公布法律。
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不定项】2.如果你是王老师,将如何实施这堂课?( )
27.为了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老师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对处于不同道德判断阶段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反映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好书、育好人,必须具备( )。
1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的教育是指义务教育,不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24.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20.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16.心理健康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施教者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水平。()
2.下列选项与孔子的教育实践不符的是( )。
17.班干部选举会上刘老师对学生说:“班干部的选举结果,取决于每位同学手中神圣的一票”。由此可见,刘老师的管理属于( )。
【不定项】4.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23.儿童在某一时期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摸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杯子,会可怜兮兮的问妈妈:“妈妈,杯子死掉了吗?”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可能处于( )。
6.下列关于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说法, 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