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阶级性
B
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C
教育内容偏重人文
D
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33.(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选择、安排、确定的构想过程。
三、多选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1.近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4.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下列材料中属于并列组合学习的是( )。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32.奥苏贝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10.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 )
27.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二战期间在为美国空军服务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了一种可以倾斜的房间,让被试坐在一张椅子上,椅子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与房间同向或逆向倾斜,当房间倾斜后,要求被试转动把手使椅子转到事实上垂直的位置上。结果发现,有些被试在离垂直差35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是坐直的;而有些人则能在椅子与倾斜的房间看上去角度明显不正的情况下,使椅子非常接近于垂直状态。威特金把前者称为( )。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5、6题。【资料】畅畅是个聪明顽皮的男孩子,对新鲜而刺激的事物极感兴趣,但自我约束力差,脾气还很暴躁,没有良好习惯,是个大错不少犯,小错更多犯的孩子。经过一年来的教育帮助,稍有起色,但距离期望值还差很远。改变教育方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关注他,课上、课下发现他一点优点,马上表扬,用正确的舆论约束他自由的言行,发现有犯错的动机,及时点拨,好气象坚持了两周,他又犯错了。家庭作业不完成,还把同桌打的鼻青脸肿。联系家长,家长就当面狠狠对他打骂了一番。面对此,我告诉自己,“不能急躁 ,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急躁只会适得其反。”于是,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想到了一个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的办法。同时联系家长,关心他的生活,开导家长让其不要打骂畅畅。一周内,每到晨会时间,我都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说出本质原因。”然后,请全班同学依次来到身边,耐心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关心地告诉他今后不要再这样做,诚心地与他击掌定下誓言,相信他不会犯....每次他都哭了,哭得泪痕满目,泣不成声,每次我都在结束时握着他的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掉坏习惯。自此,畅畅变了,大多数坏习惯都改了,但我有思想准备,他还会犯错,我也相信,犯错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因为我有信心!5.针对上述案例,说法正确的有( )。
17.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 ( )
15.无意注意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上课的时候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避免产生无意注意。 ( )
5.《学记》中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塾、庠、序”指的是( )。
1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