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由奥苏贝尔提出
B
在正式学习之前呈现
C
往往是比学习内容概括性更高的材料
D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先行组织者是由奥苏贝尔提出的,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
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
4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无论正误,均说明理由。31.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 ( )
教育可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帮助人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观、气质与性格等,这说明教育可促进个体( )。
25. 最基本的教育权是( )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阅读案例材料,根据材料分析问题。 43. (1)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2)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更是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 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21.如果认为抑制是一种迁移现象,那么倒摄抑制属于( )。
34. 教师职业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 )
简述桑代克提出的三条主要学习律。
12.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