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巩固性
B
B.启发性
C
C.直观性
D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字来帮助学生记忆新学的内容,是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典型体现。
相关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016年9月9日上午,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下列对党的教育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
在社会主义国家,守法的主体有( )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主要限定于( )
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的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 )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
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
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属于学习迁移,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需要考虑(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的德育原则。
12.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 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 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